標籤
可持續社區
社創故事 共創真實感動—建築與鄉村連線 鍾宏亮的落地建築實驗
香港寸金尺土,擠逼的高樓大廈「完美示範」土地問題,不其然令人產生空間有限的感覺。有人感概自困圍城,有人主動發掘生機,今期主角中大建築學院副教授鍾宏亮(Thomas),為你解構空間的可能性,如何將知識轉移到荒廢鄉村,透過「共創」建築實驗,集合過百名中大人、村民、義工等人的力量,讓梅子林村重燃亮光。
社創故事 「香港珊瑚意義在哪呢?就是夠tough!」崔佩怡相信有Love 才能Conserve
「我們的珊瑚意義在哪?就是夠tough!香港的冬天水溫能低至13度、夏天高達31度,溫差如此大,牠們都存活到,實在不容易。的確,珊瑚有能力適應環境變化,但需要時間。現在氣候變化來得太快!因此我們想知香港的珊瑚會不會對温度變化有特别强的抵抗力,如果是真的,背後又是甚麼機制?」
社創故事 「有些社區不記錄就好快消失」 馮應謙談石澳與他的風情畫
訪問在一月底進行,過幾日的大清早,Anthony和一組攝製隊便走入充滿「夏日麼麼茶」風情的石澳,在村民的協助下,拍攝各個文化歷史景點,以便將來建立VR錄像庫,用以推廣石澳逾百年的文化鄉情。
社創故事 一趟「心旅」解煩憂 何欣儀夥學生拍檔 推平民化心理健康服務
有別於一般常見大學師生組合,身兼臨床心理學家的Fiona不論在外型、抑或在談吐上,跟兩位學生完全「零代溝」。個性充滿活力的Fiona甚至比其餘兩人更「像」個學生,訪問中途不時展現其調皮搞鬼的一面,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社創故事 【商業 2.0 簡訊】日本公廁大變身|街坊帶路
日本公廁的衛生向來是國際公認的模範生,但當地人顯然未滿足。
獲資助項目 古今相建,保今尋源
石澳風光綺麗,還有鮮為人知的深厚文化遺產。研究團隊與社區夥伴合作,紀錄石澳社區的文化活動、文化遺產、居民的歷史和記憶,並透過科技平台,鼓勵持份者參與,及加強石澳社區與公眾的連結。
社創故事 【商業 2.0 簡訊】數碼牧民簽證|嚐一口社群
波羅的海小國愛沙尼亞推出全球首見的「數碼牧民簽證」(Digital Nomad Visa),允許有持續收入的freelancers申請一年簽證,在當地邊旅居,邊工作。
社創故事 社區營造與幸福感並進 伍美琴:城規要建城,更要見人
伍美琴是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教授,及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城市規劃研究出身的她,近年除了關注城市可持續發展,同時關心大家的心靈健康。
社創故事 【商業 2.0 簡訊】四天工作周|Green Monday
肆虐半年的新冠肺炎催生各種新常態,港人出街日日戴口罩如衣服;Twitter、Facebook、9GAG宣布員工(全部或部分)可永久WFH;至於抗疫成果獲國際激賞的新西蘭,總理阿德恩則乘勢鼓勵企業老闆實行四天工作,指一來提升員工幸福感,二來有助促進本地消費及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