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社企
社創故事 麥穎思—以人情味消除精神病偏見與歧視 說書人升級社企路
Winnie是中大心理學系教授,2015年跟當年的學生、現為臨床心理學家李昭明(Amanda)成立「說書人StoryTaler」,希望透過精神病經歷人士說故事的形式,推廣反歧視及關注心理健康。專頁憑着出色的插畫及貼地的文字,在社交媒體迅速引起不少人關注。
獲資助項目 培力學苑: 推動「用家」為本的社福服務
不少機構設計服務時,往往對「用者參與」力不從心。 培力學苑提供的培訓和諮詢,協助機構在決策過程納入用者及前線員工的意見。
獲資助項目 說書人:推廣精神健康 聽聽過來人說故事
我們有兩隻耳朵但只有一張嘴,自是有原因的。 聆聽可說是一種被遺忘的藝術,卻是健康關係和溝通的要素。 摒棄艱澀難明的學說,說書人透過一個個獨特故事,讓你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課題,包括聆聽。
獲資助項目 碰碰卡重組詞彙 遊戲中學雙語
對教育工作者來說,幼兒期的語言教育刺激又富挑戰性。 Cayan開發了一款紙牌遊戲,以趣味的方式激發孩童的雙語發展和創造力。
獲資助項目 菇菌救地球 可食可建樓
「菇菌救世界」不僅是個口號!既是低碳和營養豐富的食物,又是耐火的生物材料,誰敢低估一顆小菇菌的潛力?
獲資助項目 臻善評估中心:為社福組織效益把把脈
我們怎樣知道政府、非政府組織和企業項目有否依承諾創造社會效益?臻善制訂的評估服務和方案,讓機構作出「交代」之餘,亦改善其產品或服務。
獲資助項目 火星媒體:培養讀者「精明眼」
「Fact check了嗎?」資訊泛濫讓我們每天「碌」個沒了沒完,「媒界素養」已變得不可或缺。 火星媒體通過其計劃和服務,倡導負責任的媒體消費與製作。
獲資助項目 語橋社資: 推廣聾人文化 實踐多元共融
想學習第三語言嗎?何不試試手語?語橋社資致力促進雙語共融,打破聾人和健聽人士之間的障礙,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社會。
獲資助項目 慧能培訓協會:改變大腦 改善自閉症兒童心智健康
慧能培訓協會從音樂培訓轉至專注神經科學培訓,為SEN兒童提供評估、諮詢及訓練,讓他們一展所長。
社創故事 好「評」應潮湧千里
黃教授便說:「我們不用social enterprise(社會企業)這詞,我們做的是social business(社會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