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Be Innovative 創新
計劃

S-KPF 是甚麼?

S-KPF提供資金與培育計劃,旨在支持中大教研人員將社會創新點子轉化為可持續的社會企業。由構思理念、建立團隊、設計營商方案,以至市場分析和推廣,我們將與獲選團隊肩並肩,應對各種創業上的挑戰與機遇,一同創造社會價值及效益。

資助金額

最高共60萬元,為期兩年

支援

  • 業務發展顧問服務
  • 宣傳及推廣
  • 合作夥伴聯繫

看看我們的成功項目

申請資格

  • 項目負責人須為中大的全職教研人員(至少為助理教授或研究助理教授,其他教員則會個別考慮)
  • 所有中大職員、學生及非中大人員均可成為團隊成員

評審準則

30%
社企的社會效益
20%
團隊往績
20%
與研究和創新的關聯
20%
商業活力(營商模式、產品及市場配合)
10%
吸引資金投入(股份有限公司)或公私營機構資助(擔保有限公司)的潛力

如何申請?

詳情請參閱ORKTS網址

ORKTS

重要日期

2021年10月
開始接受申請
2021年10月底
簡介會
2021年11月19日
截止申請
2022年1月
面試
2022年3月
結果公布
2022年4月1日
項目展開

常見問題

S-KPF歡迎甚麼類型的計劃申請?

合適的計劃類型廣泛,針對扶貧、社會共融、教育、健康及根據聯合國定出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相關項目都歡迎申請此基金。

S-KPF的資助額有多少?資助期多長?

S-KPF項目最多可獲兩年共60萬元資助。首年的最高資助額為40萬元,第二年的資助取決於項目及團隊第一年的績效,以及與其他申請的競爭情況。首年未使用資金可於第二年成功申請和審批後繼續使用。

甚麼人適合申請S-KPF?

任何合資格的中大教授及其團隊,只要有社會創新構思,期望運用其學術專業和創意,透過營商模式解決社會問題,則可以申請。

甚麼是社企?

社企在香港暫未有明確定義,但一般是指運用商業模式來解決特定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組織,社會公益及經濟效益並重。組織可透過提供產品和服務,為社會和環保帶來改變,例如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機會、以環保物料製作家居用品等。社企可以由營利公司或非營利組織營運,其盈餘主要投放於生意營運,目的是為社會或環境創造一個可持續的生態,而非為股東謀取最大利益。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