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人搞社創 → LOCAL
「叫我Man就行了。」鍾民祥(Man)教授打開房門,欠身伸手與我們握手打招呼。辦公室內已經排放好兩張椅子,歡迎我們。
Man是中大教育心理學系教授,曾經在英國教書二十載,期間接觸到一名來自伊拉克的學生,自此打開了另一個學術世界。懷着對伊斯蘭世界的一份好奇心,他跑到阿聯酋教書,一留便五年,形容是「改變人生的一次體驗」,更拉近了他跟敘利亞難民的距離…
Man說,這場於2011年爆發的內戰,觸發點始於數名青年在學校牆上塗鴉批評政府。他們被捕後,隨即引發大批市民示威抗議,並爭取民主訴求,惟遭巴沙爾政府暴力鎮壓,結果造成一場歷時超過八年,還未見終局的全面戰爭,奪去至少40萬性命,逾570萬人淪為難民,其中九成人獲土耳其、黎巴嫩、約旦三國收留;部分人冒險逃往歐洲,同時為歐盟帶來政治衝擊。
———
商業2.0 → FORCE FOR GOOD
28歲的 Mursal Hedayat 來自阿富汗,年幼跟母親逃難到英國,定居下來。 她媽媽是一名有10年經驗的土木工程師,懂4種語言,是阿富汗少有的獨立女性。然而,她在英國卻失業接近10年。為媽媽大感不值的Mursal受激發,2016年成立語言學習平台Chatterbox,為高學歷難民提供工作機會,讓他們分享其獨特生活故事及教授語言。世界銀行估計,2050年前可能會有多達1.43億氣候難民,Mursal相信,這類善用難民專業的服務將有更大需求。
iPhone9月又推出一系列新機,相信有不少「果粉」舊的仍新簇簇,但已急不及待換新機。以環保為使命的荷蘭手機製造商「公平手機」Fairphone則反對貪新棄舊。它推崇「修理,非取代」,以買手機送螺絲批的策略,希望提高消費者的環保意識。Fairphone標榜善待供應商及愛護地球,自2013年推出以來賣出17.5萬部,雖然與年銷逾億部的iPhone差天共地,但至少能引起部分人的關注及支持,提醒大家換機前,停一停,諗一諗。
———
物色資助開展你的社創項目?
鍾民祥教授及其團隊獲中大知識轉移項目基金(KPF)資助,為滯港難民設計一套心理教育培訓材料,藉此減輕他們心理創傷症狀。連同可持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S-KPF),兩項計劃旨在支持中大學者投入社創,獲選項目最多分別可獲40萬(KPF)或60萬(S-KPF)港元資助。申請人須為中大全職教研人員(參閱指引)。多年來已經有超過200個項目獲批。
新一年接受你的申請!如你有意跳出學術界圈子,將你的研究專業,轉化為最大社會效益;深入社區推動社創項目、甚至搞一盤社企生意,那就記得在截止日期12月11日前提交表格!
想了解兩個計劃有甚麼分別和申請詳情,請到以下網址瀏覽及下載相關文件!
———
學人搞社創 → GLOBAL
父母是香港人、在英國出生的美籍華人科學家吳恩達(Andrew Ng)雖然只有43歲,但已在人工智能領域已取得驕人成就。他曾經協助建立並領導Google的人工智能部門 “Google Brain”;其後出任百度首席科學家;2017年離開百度,創立自己的AI初創。
然而,這次不是他首次創業。早在2012年,時任史丹福大學教授的吳恩達便有份創辦現時最大規模的學習平台之一Coursera。他創辦這間公司的契機,部分是源自自己在矽谷的教學體驗。
———
BE → ENGAGING 參與
可持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S-KPF)簡介會2019
日期 | 2019年11月15日
時間 | 15:00 – 17:00
地點 | 中大何東夫人堂地下Pi Centre
本年度可持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S-KPF)現正接受中大全職教研人員申請。以下簡介會除了講解一般申請須知之外,我們特別邀請了社企界資深前輩、「黑暗中對話」及「仁人學社」聯合創辦人謝家駒博士,來分享如何推動商業價值上的變革,和創造一個更融洽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立即報名,一同推動「商善合一」大潮!
講者:
謝家駒博士 — 「黑暗中對話」及「仁人學社」聯合創辦人
何居理先生 — 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 創業及社會創新總監
——
老年學公開課:開放空間
日期 | 2019年11月23日 及 12月28日
地點 | 中大(詳情)
齊來共創「齡活」城市!中大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正進行KPF計劃啟動的「小松隊」項目,重點關注長者健康與建築環境的關係。11月和12月的講課主題為「開放空間」,主講嘉賓包括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榮休教授胡令芳醫生、建築署副署長何永賢女士等。現已開放予公眾報名,費用全免!
——
社企民間高峰會2019
日期 | 2019年11月18-25日
地點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今年主題為「設計快樂」,逾6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演講嘉賓,包括知名組織領袖、社會企業家、學者等,他們將聚首一堂,分享社企精神、國際社會議題及社創新趨勢。
其中11月22日的研討會上,何居理先生(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創業及社會創新總監)將與重量級主持紀治興先生(豐盛社企學會會長)、香港聖雅各福群會和Microsoft代表分享「科技推動社會創新」!
———
Cubic Zine 定期透過電郵發布,推介中大校內及國際社創案例,推動教授及學生團隊走入社區,將跨學科研究轉化為社創行動,擴展社會效益。如有任何疑問、內容建議或洽談轉載,歡迎發送電郵至socube@cuhk.edu.hk查詢,或瀏覽我們的網站 socube.cuhk.edu.hk,進一步認識中大社創生態圈。
返回消息列表